朱自清《背影》写作背景和思想意义

duote123 2025-01-29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朱自清《背影》写作背景和思想意义

 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,另说为 1927年(见季镇淮的《朱自清先生年谱》)。

  朱自清在《背影》篇末写道:我北来后,他(指作者的父亲)写了一信给我,信中说道:“我身体平安,惟膀子疼痛厉害,举箸提笔,诸多不便,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。”我读到此处,在晶莹的泪光中,又看见那肥胖的、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。

  朱自清文里说:“我意在表现自己。”1947年7月1日作者在答《文艺知识》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又说:“我写《背影》,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。当时读了父亲的信,真的泪如泉涌。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《背影》里所叙的那一回,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。我这篇文只是写实。”

  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,课余之暇,随便散步,学生向他请教,谈到陶渊明诗,也谈到《背影》。他的回答很简单,就是:“我在《背影》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。”

 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,是在25年写的。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:军阀割据,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,知识分子朝不保夕,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,清官被人们打压下去,贪官却在四处逍遥。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,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,但做为一名正直、善良、敦厚的知识分子,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,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。不是吗,作者的家庭,因这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,“光景很是惨淡”“一日不如一日”。作者的父亲,先是“赋闲”,后为了找差事而“东奔西走”,乃至老境“颓唐”。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,前途渺茫,谋事艰难,境遇凄惨的现实。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,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。在这一背景上,作者写出的真挚、深沉,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,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,而且父子互相体贴,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,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。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,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、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。

  思想意义

  在“父亲”普遍被声讨的年代里写了一个“好爸爸”。(倪文尖)

  《背影》为什么……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、引人注目呢?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。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:鲁迅在著名的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一文中所说,中国的“圣人之徒”“以为父对于子,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;若是老子说话,当然无所不可,儿子有话,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”,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,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,是个“打死父亲”的年代,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;而《背影》不同,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,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。在“满街走着坏爸爸”的情况下,这一个“好爸爸”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。要而言之,《背影》生逢其时,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,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。

相关文章

透过热泪看爷爷作文

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,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。每次回家,爷爷总要拿出自己亲手种的菜给我吃。春天的时候,他还会去池塘里捕海虾;夏天的时...

词汇库 2025-01-29 阅读0 评论0

有关妈妈的爱作文三篇

每天我都感到很幸福,我被浓浓的爱包围着,有爸爸的爱、妈妈的爱、爷爷的爱、老师的爱……但是最让我感到温暖的,还是妈妈的爱。妈妈的...

词汇库 2025-01-29 阅读0 评论0

淘宝音响评语

好的卖家,谢谢喽。我的同事们都很喜欢呢。下次再来哦 ! 店已经收藏了很久,不过是第一次下手。应该说还不错。 第二次来买了,货...

词汇库 2025-01-29 阅读1 评论0

母爱,平凡而不平庸的作文

小时候,母亲总会在我写完作业后帮我再检查一次,一道一道地计算,当检查到错误时就向我讲解,因此她总会忙到晚上十一点多,而我的作业...

词汇库 2025-01-29 阅读1 评论0

高二生物实验报告范文

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的基本方法。 二、实验原理 1.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...

词汇库 2025-01-29 阅读1 评论0

现实版中篇寓言故事

现实版中篇寓言故事篇一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。到了油缸边一看:油缸里的油只有底下一点点,并且缸身太高,谁也喝不到。 于是它...

词汇库 2025-01-29 阅读1 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