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美人的描写中,常有一笔勾勒其高挺的鼻梁。高鼻梁在我国历史长河中,不仅是美的象征,更是高贵、智慧、力量的代名词。本文将围绕高鼻梁这一美丽符号,探讨其在历史、文学、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意义。
一、历史中的高鼻梁
在我国古代,高鼻梁被视为一种高贵血统的象征。据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记载:“匈奴人皆深目、高鼻、大口。”可见,在古代,高鼻梁已成为北方民族的一种显著特征。而在《汉书·西域传》中,也有对西域高鼻梁民族的描述:“大秦国,在西方,其人长颈、高鼻、深目、多须。”
在古代,高鼻梁还与神话传说息息相关。如《山海经》中记载的“九尾狐”,其形象为“身长九尺,尾长一尺,高鼻深目,唇红齿白”。在民间传说中,高鼻梁往往与神秘、神奇的形象相联系,如八仙之一的铁拐李,其形象为“身长丈余,高鼻深目,胡须垂胸”。
二、文学中的高鼻梁
在我国古典文学中,高鼻梁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长恨歌》中写道: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这里的高鼻梁,不仅表现了杨贵妃的美丽,更突显了她的高贵身份。
宋代词人柳永在《雨霖铃》中写道: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”这里的“泪眼”,实际上是对杨贵妃高鼻梁的描写。在宋代,高鼻梁已成为女性美的典范。
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《西游记》中,将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为“身长丈二,头如悬胆,眼似闪电,鼻孔朝天”。这里的“鼻孔朝天”,正是对孙悟空高鼻梁的描述。在神话传说中,高鼻梁往往与英雄、神灵的形象相联系。
三、文化中的高鼻梁
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高鼻梁与民族性格、地域文化密切相关。如北方民族,多高鼻梁、深目、大口,这种外貌特征使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豪放、粗犷的民族性格。而南方民族,多细腻、婉约,这与他们扁平的鼻梁特征不无关系。
在西方文化中,高鼻梁同样具有独特的地位。古希腊神话中,雅典娜、阿波罗等神祇均为高鼻梁形象。在古希腊艺术作品中,高鼻梁成为美的象征。而在古罗马时期,高鼻梁则成为贵族阶层的标志。
高鼻梁在我国历史、文学、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。它不仅是美的象征,更是高贵、智慧、力量的象征。通过对高鼻梁的研究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社会、民族性格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
参考文献:
[1] 《史记》
[2] 《汉书》
[3] 《山海经》
[4] 《长恨歌》
[5] 《雨霖铃》
[6] 《西游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