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

duote123 2024-10-29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浅谈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

  一、背诵有助于避免文言文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

  文言具有很大的特殊性,叶圣陶先生视之为与“外国语相仿”的特殊的语言……遇见文言就可以根据文言来思想来理解,与平时根据口语来思想一样。其实这时候已经多熟习了一种语言(文言)了,正同熟习了一种外国语相仿。胡明扬先生视之为“特殊的第二语言”“文言文在一定意义上不是母语,而是一种特殊的第二语言。”所以,学习文言文时我们不能忽略此特点。同时,高中生学习第二语言又有其特殊性,因此还要结合学习者的特点。

  首先,文言文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背诵,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“正因为文言与实际的口头语言有较大的距离,白话与实际口头语言距离很小,文言反而比白话容易背一些。”这是因为,背诵白话文时,现代汉语会对其产生负迁移;而背诵文言文时,则较少受此干扰。这就为文言文背诵提供了可能性。

  其次,虽然在背诵文言文时较少受到现代汉语的干扰,但是,理解文言文时却会较多地受此干扰。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高中生,是在接受了多年的白话文教育并在现代汉语的环境中学习文言的,因此,理解文言势必受到现代汉语的干扰。例如,很多汉字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,如“走”的古义为“跑”。张志公认为,在传统教育中对识字之前的儿童而言,“学汉字,必须一个一个地认,一个一个地记;在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前,是无法整句整段地阅读的”。当今高中生在受现代汉语负迁移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学习文言,对他们来说,一篇完整的文言文已经变得支离破碎,只是一个个陌生的汉字,完全失去了包括思想感情在内的完整性。他们深谙的是这些汉字的今义而非古义,并且这些今义已在其脑海中变得根深蒂固。因此,当代高中生学文言与传统私塾中的儿童发蒙时学文言相比,反而处于劣势地 位。传统私塾中的儿童发蒙时学文言最重要的方法即是背诵,且上千年的实践证明,这种方法是非常成功的。当代高中生学文言不妨也采取此法。

  再具体一点来说,当代高中生读文言文时,面临的任务是认识一定数量的“汉字”,且是具有文言色彩的、包含吉人丰富思想的、反映古代文化的、与现代汉语区别很大的汉字。这些字虽然对高中生来说大部分并不陌生,但其语法规则及意义却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。大多数学生往往由于背得少、积累不够,脑子里没有一些现成的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及意义,因此在读成段的文言文时经常会受到阻碍。比如,他们会因不了解“子”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一一多作第二人称代词“你”解释,用作敬称一一而无法正确理解“吾不能早用子”“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”“吾非至于子之门,则殆矣”“非子天机清妙者”等句子的确切意思。久而久之,这种阅读中的绊脚石就会打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。但是,如果通过背诵,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句式及词语的“文言义”,就可以随时拿来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,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负迁移的干扰。

  可见,当代高中生学习文言文时会受到现代汉语的干扰而产生负迁移,而背诵则可以使这种负迁移受到一定的遏制,这就说明了用背诵法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。

  二、背诵有助于文言环境的营造和文言知识、文言意蕴的获得

  众所周知,语言学习需要具体的语言环境,这是因为言语是语言的母体,语言存在并发展于言语之中。而背诵则能够积累大量的言语材料,人们在反复品味这些言语材料的过程中,就逐步掌握了语言及其规律。久之,还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,从而高度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。文言因与现代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都很大,所以其语言学习的环境不会自然存在,而是需要设法精心营造,如通过背诵积累来实现。积累越多,这个语言环境就越逼真、越有效。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:“学习文言文,必须背诵,背诵起很大的作用。为什么?因为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,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。背熟了若干篇文章,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,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,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。……所以要多背,背得越多越有效。”

  语言学习常常表现为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。大量的背诵就是“知其然”的过程,在此基础上才能“知其所以然”。高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从各个方面代表了古代汉语的规范,背诵的过程就是亲密接触规范文言的过程。久之,大量的积累就会促使学生自悟自得文言语法规则,即从量变发展至质变。比如,背诵了“石之铿然有声者”“客有吹洞萧者”“群臣侍殿上者”等句子,便能自然理解定语后置句的规则,熟记了“舞幽彗星之潜蚊,泣孤舟之盖妇”“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”等句子,便可自悟使动用法的规范,积累了“挟飞仙以邀游,抱明月而长终”“举夺包槽以相属”“则思知足以自戒”等句子,就能自得“以”作目的关系连词的规律。

  语言学习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,因为言语活动具有一定的模糊性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,言语活动伴随着思维,而思维是立体的,所以对语言的学习不能肢解,而要整体感知,正如李维鼎老师所指出的:“言语活动……本来就具有难以条分缕析的模糊性……‘科学主义’的分析和归纳似乎都难以奏效……”在这里,既然“科学主义”的分析和归纳“都难以奏效”,那么,我们就不妨采用与此相对的熟读成诵法即背诵法,因为熟读成诵有利于整体感知,所 谓“书只贵读,读多自然晓”。因古人作文尚含蓄,所以文言文更为蕴藉和模糊(即有意蕴),当然也就更需要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整体感知。比如,读《滕王阁序》一文,若分析肢解则不但索然无味,而且容易误人科学主义的歧途。

  可见,背诵法在高中文言文的教与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,因为其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。

相关文章

月亮和彩云教学反思课件

《月亮与云彩》一课主要写的是一个晚上,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,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。而李小文用在树杈里看月亮...

学术论文 2025-01-27 阅读0 评论0

舅舅1200字

在我心目中,舅舅还是一位热心的人。一天,他看见王大妈正喘着粗气,吃力地扛着一袋米,向着家里走去。舅舅看见了,二话没说连忙跑上去...

学术论文 2025-01-27 阅读0 评论0

热心肠的我五年级作文

在一个星期天,我想到书店去买书,我走在路上,看着和往日一样川流不息的车辆和来来往往的行人。当走到书店门口时,我的视线中忽然出现...

学术论文 2025-01-27 阅读0 评论0

同桌有你真好的作文

轮到我了,我攥着粉笔,在班长名字的旁边挥笔就过,签上了自己的名字。但最后有了变故,本来已经和熟悉的几个人商量了之后,都坐在哪哪...

学术论文 2025-01-27 阅读0 评论0

做个文明的好孩子国旗下演讲稿范文

早上好! 在和煦的春风里,万里焕发了生命力。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。同学们在春天里变得活跃起来,课间爱在操场上...

学术论文 2025-01-27 阅读1 评论0

高中语文选修文学常识

一、年龄称谓 01、襁褓:未满周岁的婴儿 02、孩提:指2――3岁的儿童 03、垂髫:指幼年儿童(又...

学术论文 2025-01-27 阅读1 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