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道难名师课堂实录

duote123 2024-11-19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蜀道难名师课堂实录

  师:上课!

  生:起立!

  师:同学们好!

  生:老师好!

  师:请坐!(播放视频《望庐山瀑布》)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同学们,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,牙牙学语,渐渐成长,不断收获。今天,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诗仙的文字,一起神游《蜀道难》。说起《蜀道难》,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这首诗是“奇之又奇,自骚人以还,鲜有此体调”。究竟这首诗它奇在何处?今天,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,一起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。首先请同学们抬起头来,跟随老师的声音,一起进入诗歌的情景,感知诗歌的风格。

  (配乐朗诵)

  (学生鼓掌)

  师:感谢同学们的掌声,老师真有些飘飘然了。而诵读一直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,诗歌的风格,它又是呈现多样性的。比如说,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它是清新自然的。而李白的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它是雄奇奔放的。再比如说,杜甫的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,是沉郁顿挫的。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诗歌,来初步感知《蜀道难》的主体风格是怎样的。读起来,发出声音。放开声音读!放开声音读!

  (学生在下面自由朗诵)

  师:好的,同学们,通过听读和诵读,你初步感知到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?

  生:这首诗的风格十分雄伟。

  师:雄伟应该是表现景物的特点。风格?

  生:风格十分豪迈。豪迈的,豪放的。

  师:还有吗?

  生:富有气势的。

  师:富有气势,应该是比较雄浑的,是吧?好,请坐。感知比较准确。雄浑豪放正是这首诗歌的主体风格。(多媒体展示:雄浑豪放)所谓“雄浑”,有空间感、立体感;所谓“豪放”,是指感情的奔放。应该说诗歌的风格体现在其主旋律上,那同学们来看,反复出现在这首诗歌当中是那句话?

  生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

  师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一共出现了几次?

  生:三次。

  师:三次。好,同学们拿起笔,我们把它们标注出来。第一次是出现在诗歌的开头第一句。然后第二句,是“凋朱颜”那边,对吧!还有一句是在诗歌的结尾。那我们来诵读诗歌的主旋律,再一次感悟诗歌的风格。现在看第一句“噫吁嚱,危乎高哉!”怎么解释?

  生:哎呀呀,真是好危险,好高耸啊!

  师:啊,好危险,好高耸啊!噫吁嚱,是语气词。那“危”怎么理解?危险?

  生:应该是“高”。

  师:应该是“高”。我们说李白有一句诗是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”。那“危”还有什么意思?

  生:“危”应该还有“危险”“危急”的意思。

  师:危险的意思,危急的意思。那“正襟危坐”中的“危”是什么意思呢?

  生:端正。

  师:端正,很好!请坐。这一句是“哎呀呀,太高,太高了!”那么,它在抒情手法上是直接还是间接?噢,直抒胸臆。再来看,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用了什么修辞?噢,夸张的修辞。所以这一句诗放在开头,犹如排空而来,劈空而入,奠定了诗歌雄放的基调。那我们在读的时候,能不能拖得太长?不能。我们要让它短促收势,响彻云霄。我们一起来:噫吁嚱,12……

  生(齐声):噫吁嚱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

  师:我们不妨正襟危坐一下,读出你们的气势。来!噫吁嚱,12……

  生:噫吁嚱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

  师:读得已经不错了。再看第二句“凋朱颜”,“朱颜”是什么意思?结合注解(看看),“朱颜”是什么意思?

  生:“凋朱颜”是指“红润的容颜为之凋伤,憔悴”。

  师:红润的容颜变色了。“朱颜”是指?

  生:红润的脸色。

  师:红润的脸色。李煜有一句词是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。那么此处为什么红润的脸色要变呢?

  生:因为看到蜀道是如此的凶险,是如此的高耸入云。

  师:害怕,对不对?好,请坐。那么,既然是害怕了,我们应该读出害怕的情态。

  生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人听此凋朱颜。

  师:你要身临其境的想象一下,读出一种花容失色的情态。把“凋朱颜”用颤音读出来,是不是?“凋—朱—颜”,好吗?再试一试!

  生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人听此凋朱颜。

  师:语速还可以再放慢一些,好,请坐。语速可以放慢一些,我们女同学一起来一下。(示范读)

  生(女齐声)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人听此凋朱颜。

  师:好,不错!再看第三句“长咨嗟”,“咨嗟”怎么解释?注解有“咨嗟”,“咨嗟”怎么解释?

  生:叹息。

  师:叹息。“长咨嗟”呢?

  生:深沉的叹息。

  师:深沉的叹息。长长地叹息,深沉的叹息,是不是?请坐。看来,诗歌到了最后是积聚了复杂的情感,化作了一句长长的叹息。既然是“长叹息”,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拖长一些,低沉一些。我们一起来读。(示范读)大家一起来。

  生: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侧身西望长咨嗟。好,一唱三叹之间,诗歌的风格就显现出来了。北宋欧阳修曾经说过:太白之精下人间,李白高歌蜀道难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,李白落笔生云烟。李白在反复咏叹蜀道难,蜀道到底难在何处?李白又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体现蜀道难的?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歌,边读边品,找出你认为描写得特别精彩的句子,来进行赏析。(多媒体展示:品读诗歌,感受意境)

  (学生品读)

  好的,有的同学已经思考得比较成熟了,我们来交流一下。

  生:我找的句子是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”,这句话用了对偶、夸张、用典的修辞手法。它用了古代神话中“传说羲和每天驾着六条龙,拉着车子,载着太阳,周行于天下”这个典故,六龙回日意谓六龙之驾都因蜀道太高而无法穿越,只得载日而回。这句话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,衬托出蜀道的高耸。

  师:用典的手法,哪里是用典?

  生:六龙回日。

  师:六龙回日之高标,更准确的一点儿是用了神话传说,衬托出了蜀道之难。老师想问一下,“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”是写了什么内容。

  生:写的是蜀道的蜿蜒曲折。

  师:蜀道的蜿蜒曲折吗?对,要从诗歌的句意理解正确。“回川”,“冲波逆折之回川”写的是蜀道还是写的水呀?

  生:水。

  师:写的水急。那么,写水急跟山高有什么作用呢?还有没有同学能帮他解答一下?为何能表现蜀道之高?

  生:这里用回川的溪流衬托出了山的高俊。

  师:用回川的急流衬托出了山的高俊,是不是?因为我们说,惟见水急方能见山之高危。好,你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?

  生:黄鹤之飞尚不得过。

  师:等一下好吗?我是说刚才那一句有没有补充的?

  生:暂时没有了。

  师:暂时没有了。所以刚才那一句是将夸张与神话融合在一起,用水急来衬托山高。所以,老师想请你把这句话来读出“山高水急之势”好吗?

  生: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
  师:你不妨加强停顿,效果会更好一点。上——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——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再试一试!

  生:上——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——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
  师:已经有进步了,但是可能声音太温柔了。我们请这位男孩子来试一下,好吗?

  生:上——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——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
  师:再浓厚一点味道,读出那种山高水急之势。

  生:上——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——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
  师:同学们觉得读得怎么样?已经读得不错了,是吧?请坐!还有同学吗?

  生:我要赏析的句子是“但见悲鸟号古木,雄飞雌从绕林间”。这两句是诗人李白借景抒情,用“悲鸟号古木”和“子规啼夜月”这种非常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一种蜀道上十分空寂和苍凉的气氛,也十分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难。

  师:用这样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,烘托了蜀道之难。你能不能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将这段景物描绘一下?

  生:只见一只只鸟悲哀地在古木中哀号,仿佛在诉说些什么,但却听不清楚,因为它实在太高了。鸟儿们,雌鸟跟着雄鸟绕着林间飞行,只是绕着林间飞行而已,因为它实在太高了。又隐隐地听见杜鹃鸟在啼“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”,因为蜀道太高了,就像杜鹃鸟在啼血一样。

  师:好,你说得已经不错了,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修饰地更加优美一些。使得文字优美,我们可以加一些修饰语,或者是,文字方面精确一些。比如说,刚才在古木之间,你可以把它连起来“在那千年沧桑古木之间”。还有老师刚才觉得,你说“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飞行”,“飞行”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下?

  生:飞舞。

  师:飞舞!“飞舞”感觉还是太美了。我们在这边的意境应该是比较凄凉的,对吗?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?

  生:“盘旋”吧!因为那么多千年古木,它应该在找栖息的地方。

  师:对,盘旋!同学们觉得怎么样?比较靠拢,是不是?所以这样修改我们觉得语言比较优美一些,是不是?请坐。在那千年沧桑古木之间,一只只斑驳的鸟在悲哀地啼叫。下面呢,同学们,在悲哀地啼叫,然后是,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盘旋,也许它也害怕孤独吧!又听见子规在夜月下啼血,似乎在为这空无一人的山峰悲鸣。好,身临其境,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氛围呀?

  生:感受到了蜀道上那种空寂苍凉的氛围。

  师:空寂、孤寂、苍凉的氛围。那么,我们说这段文字,诗人主要是选取了一些意象,来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。那些意象呀,同学们?可以把它们圈起来。

  生:悲鸟、古木,还有雄鸟、雌鸟、子规和夜月。

  师:雄鸟和雌鸟,这应该是悲鸟,是吧?悲鸟、古木,还有子规,还有呢?

  生:空山。

  师:空山,夜月,是不是?请坐!那么我们说,抓住诗歌的意象,也是我们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。而且在诗歌之中,有很多典型的意象,有其固定的含义。比如说,“梧桐”,它是凄苦的象征,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,点点滴滴”。再比如,“明月”是寄托情思的载体呀,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。再有,“江水”代表了愁苦的绵长,李煜有词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而此处的“子规”有这样的一个神话。传说,古蜀国有一个英勇的皇帝,他叫杜宇。他爱戴子民,有自己心爱的恋人。后被奸臣所害,凄惨地死去。他心系百姓,牵挂爱人,所以他的魂魄,幻化为子归鸟,在日夜啼叫。这就是子规啼血的典故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内涵,所以“子规”成了古代文人表达悲情的重要载体。请看一下这些诗。

  (多媒体展示)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学前英语教学课件

学前英语教学1 游戏种类:表演游戏。 材料准备: 头饰:春风、春姑娘、树、草、花、小鸟。 游戏过程: 教师旁白:春风...

写作技巧 2025-01-30 阅读0 评论0

精选尊重对手的作文

尊重对手作文范文一 曾在金庸的《神雕侠侣》中有看到一种叫“情花”的花,长得很美却有剧毒,而想解这种毒,需要一种叫“断肠草”的...

写作技巧 2025-01-29 阅读0 评论0

周末送给领导的生日祝福语

年年生日,岁岁平安。愿心情如夏日玫瑰,绽放出快乐、幸福、美满! 不论岁月如何变迁,世事怎样变幻,幸福和快乐永远是我们共同的人...

写作技巧 2025-01-29 阅读0 评论0

Y开头的英语谚语大全

英语谚语指流传于英国和美国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。 流传于民间口语中的谚语,伴随着文字的产生,开始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...

写作技巧 2025-01-29 阅读0 评论0

朋友女儿满月的贺词大全

在***得子之日,我前来贺喜,愿新生的小宝贝给你们带来数不尽的快乐! xxx同志:如此高的生产效率,可喜可贺!恭喜恭喜! ...

写作技巧 2025-01-29 阅读1 评论0

这个冬季作文350字

或许,该满足于现状,不该再去漂泊、去寻梦,但总该是要有一次美丽的邂逅吧?不管它是否会绚丽,是否会再次落魄,但总该有点激情吧?好...

写作技巧 2025-01-29 阅读1 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