郢人燕说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

duote123 2024-12-17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郢人燕说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

 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,夜书,火不明,因谓持烛者曰:"举烛。"云而过书"举烛"。举烛非书意也。

  燕相受书而说之,曰:"举烛者,尚明也;尚明也者,举贤而任之。"燕相白王,王大说,国以治。

  治则治矣,非书意也。今世学者多似此类

  (《韩非子》)

  注:

  1.郢人:楚国人。郢(ying)(第三声),古地名,楚国国都,在今湖北省江陵县。

  2.书:写;写信。

  3.遗(wei)送出。

  4.尚明:以明察为贵。尚,崇尚,重视。

  5.白:禀告。

  6.持:拿着。

  7.明:明亮

  (1)解释下面加点词。

  ①夜书,火不明( )

  ②尚明也者,举贤而任之( )

  ③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( )

  ④尚明也者,举贤而任之( )

  ⑤云而过书"举烛"( )

  ⑥燕相白王( )

  (2)从某一角度,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。

  参考答案

  (1)①光线暗。②光明。③表定语后置。④表判断,兼停顿。⑤误。⑥告诉。

  (2)①不可穿凿附会,曲解愿意。②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,有何不可?

  译文:

  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宰相写信,是在夜晚书写的,灯火不够亮,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:"把蜡烛举高点。"说了便把"举烛"写到信上。"举烛"不是书信的本来的内容。

  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,说:"举烛的意思是,崇尚光明;崇尚光明的意思,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。"燕国宰相告诉国王,国王非常高兴,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。

 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,但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。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。

  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,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、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。凭主观臆断,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,牵强附会,曲解原义,以误传误,这种学风与“郢书燕说”是相类似的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水浒传108将的歇后语

假李逵碰真李逵 —— 冤家路窄 孔明会李逵 —— 有敢想的,有敢干的 李逵扮新娘 —— 装不像 李逵穿针 —— 粗中有细...

写作技巧 2025-02-13 阅读0 评论0

有关追求幸福的优秀作文

——题记 追求幸福,也是在追求理想了,没有理想,哪来的幸福? 我所追求的,就是在芸芸众生中,能让别人很容易地就找到我的身影...

写作技巧 2025-02-13 阅读1 评论0

浅论余秋雨的文化思维

浅论余秋雨的文化思维 对于中国的文化,余秋雨先生有着深深的疑惑和深刻的的反思,或者说秋雨先生有自己的文化思维。他在《文化苦旅...

写作技巧 2025-02-13 阅读0 评论0

桃花刀螂作文700字

何尝不像呢? 花瓣下尽是一片淡粉色,在交界的边缘,偶还镶上一道银白的帛。随着风儿摇头晃脑,霎是可爱!我忍不住,把手探了过去,...

写作技巧 2025-02-13 阅读1 评论0

印象母校_高三作文

回忆母校 在人民路小学上学还是要分为两个阶段,一个是在老校生活和学习了四年,之后在新校学习了三年。靠着印象中模糊的记忆,驾驽...

写作技巧 2025-02-13 阅读0 评论0

冬日里的温暖三年级作文650字

放学回到家,我一做完作业,就翻箱倒柜地找起来了,我拿起这件衣服看看,不合适,拿起那件衣服看看,太薄了。终于,我找到了一件令我满...

写作技巧 2025-02-13 阅读0 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