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心亭看雪
(明朝)张岱
【作者简介】
张岱(1597-1679)字长子,又字石公,号陶庵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侨寓杭州。其家自曾祖以来,均为显宦。他从前过着精舍骏马,鲜衣美食,斗鸡放鹰,奏琴吟诗的贵令郎糊口。喜游山川,通晓音乐戏剧,生平不曾官吏。明亡后,避居浙江剡溪山中,从事着述。其小品文多回想小我私人经验的糊口琐事。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尚的精彩批评,个中示意出对乡土和故园的吊唁,也表暴露不少伤感情绪。他在《陶庵梦忆·序》中说:“鸡鸣枕上,夜气方回,因想余平生,富贵靡丽,过眼皆空,五十年来总成一梦。今当黍熟黄梁,车旅螳穴,看成怎样消受?遥思旧事,忆即书之,持向佛前,逐一怨恨。”于此可见其着书旨趣及以“梦”名书之由。我们读《陶庵梦忆》和《西湖梦寻》,在浏览其雅洁美妙的散文形象的同时,经常感想有一层梦幻般的清纱覆盖其上,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昏黄。
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着实的小品,父老不外千把字,短者仅一二百字,形貌精致活跃,气魄威风凛凛流丽清爽,极富诗情画意。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(《明清名家小品英华》第583页)。《湖心亭看雪》,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,写于明王朝殒命往后。他把对祖国旧事的怀恋都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川小品,看似不着陈迹,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之一二。
【翻译】
崇祯五年十二月,我在杭州西湖。下了三天大雪,湖中游人全无,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。这一每天方才亮,我划着一只小船,穿戴皮袍,带着火炉,一小我私人去湖心亭浏览雪景。树挂晶莹,白气弥漫,天、云、山、水,上上下下一片洁白。湖上能见到的影子,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陈迹,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,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,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,唯此罢了。
到了湖心亭上,已经有两小我私人铺着毡席,对坐在那儿,一个小家丁烧着酒炉,炉上的酒正在沸腾。那两小我私人望见我,异常惊喜地说:“湖中哪能尚有这样赏雪的痴恋人!”拉着我一同喝酒。我始末喝了三大杯就辞别。问他们的姓名,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。我走上本身船的时辰,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:“不要说老师痴,尚有像你一样痴的人。”
【注释】
俱:都。
绝:消失。
崇祯五年:公元1632年。崇祯,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(1628-1644)。
是日更(gēng)定:是,代词,这。更定:指初更以后。晚上八点左右。定,完了,结束。
余:第一人称代词,我 。
独:独自。
拏(ná):同“桡”,牵引。撑(船)。一作“挐”。
拥毳(cuì)衣炉火:穿着细毛皮衣,带着火炉。毳衣,细毛皮衣。毳,鸟兽的细毛。
雾凇沆砀:冰花一片弥漫。雾,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。凇,从湖面蒸发的水汽。沆砀,白气弥漫的样子。曾巩《冬夜即事诗》自注:“齐寒甚,夜气如雾,凝于水上,旦视如雪,日出飘满阶庭,齐人谓之雾凇。
上下一白:上上下下全白。一白,全白。一,全或都,一概。
惟:只有。
长堤一痕: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。堤,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。这里指苏堤。一,数词。痕,痕迹。
一芥:一棵小草。芥,小草,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。
而已:罢了。
焉得更有此人:意思是: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。焉得,哪能。更,还。
拉:邀请。
强(qiǎng)饮:尽情喝。强,尽力,勉力,竭力。一说,高兴地,兴奋地。
大白:大酒杯。白;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,也泛指一般的酒杯,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。
而:表承接,然后。
是:表判断。
客此:客,做客,名词作动词。在此地客居。
及:等到。
舟子:船夫。
喃喃:低声嘟哝
莫:不要。
相公: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,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。
更:还。
痴似:痴于,痴过。痴,特有的感受,来展示他钟情山水,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,本文为痴迷的意思。